學習十九大精神 |
“青年學十九大”專題論壇舉辦 東華青年暢談學十九大體會
10月24日上午,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當天下午,我校團委在第一時間組織舉辦“不忘初心跟黨走,青春建功新時代”——“青年學十九大”專題論壇活動。校院專兼職團干部、青年教師、各級學生組織代表參加活動,用青年人的話語述說黨的十九大盛況,用青年人的方式為黨的十九大點贊,共同聚力新征程、展望新時代。
會上,校團委副書記沈潔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經(jīng)寫入黨章,我們要及時、認真、系統(tǒng)地學習,并且做到邊學習邊思考,要思考如何將這些學習的成果轉化為促進自身工作、學業(yè)的新動力,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期待與囑托,承擔使命,接力奮斗?!?/p>
校團委副書記楊蓉與大家一同梳理了十九大報告內容,從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發(fā)言,“我們的國家正處于最接近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刻,這個時刻需要召喚一批青年能擔當重任,我們作為思政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去引導這些青年。”
青年教師代表、理學院團委副書記(教工)杜誠然結合自身教學工作分享了學習體會,“中國的發(fā)展獲得了世界的贊譽,我們作為專業(yè)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以更優(yōu)秀的狀態(tài)投身于未來工作?!?/p>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團委書記何路、外語學院團委書記陳肖霞分別從十九大報告的創(chuàng)新成果、學院實際工作的角度做了主題分享。何路說,十九大報告極大地豐富了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生動地展示了時代風采印記,清晰地指明了未來奮斗方向。陳肖霞表示,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為新時代語言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指明了新方向。
上海市優(yōu)秀共青團員、機械學院碩士生徐少東在發(fā)言中表示,“我們這一代青年,面對的誘惑很多,遇到的挑戰(zhàn)也更廣。在這樣充滿變化的時代洪流中,手把紅旗、勇立潮頭,走好我們的長征路,是我們要去經(jīng)歷的實際考驗。”
管理學院會計1502團支部書記杜則儀作為基層團支部書記有感而發(fā),“我們始終要牢記自己是由支部成員選舉出來的支部代表,要一直銘記我們的權利來自于支部,也必須全心全意服務于支部,這是我們不容動搖的初心?!?/p>
校第十五屆華英苑學員樊星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發(fā)表一篇名為《21歲的我,遇上68歲的國》原創(chuàng)推文,獲得了超過1800次的閱讀量,關于青年應該如何發(fā)聲,他說,“解決好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才能做好一個敢想敢做的青年人,成為新時代的新筑夢人?!?/p>
學生社團新絲路理論研究社社長、紡織學院博士生張辰結合社團發(fā)展建設的目標,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對于新絲路理論研究社而言,我們將在深入理解十九大要求與內涵的基礎上,以自身專業(yè)為基礎,做‘一帶一路’倡議的踐行者?!?/p>
校學生會主席王譽梓、校研究生會主席于偉男分別發(fā)言并表示,作為團學骨干不僅要學習思考,更要宣傳踐行,在團學崗位上堅定地履行職責,全心全意服務廣大師生。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黨聯(lián)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東華團學青年以自己的語言和行動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任重而道遠。
據(jù)校團委書記張曉冬介紹,校團委后續(xù)將開展“東華青年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動,做到校院聯(lián)動,深入基層團支部開展“不忘初心跟黨走,青春建功新時代”主題團日活動,利用新媒體開展“我向十九大獻個禮”微作品征集活動,并將在品牌活動周周講中開設“青春筑夢十九大,不忘初心跟黨走”系列講座。24日下午,系列講座首場開講,邀請中共上海市松江區(qū)委黨校副校長、松江區(qū)行政學院副院長、中共上海市委講師團首批特聘講師、上海市東方講壇優(yōu)秀宣講教師陳超做《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與當代青年的新使命》的主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