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評指標
  • 創(chuàng)建動態(tài)
  • 文明聚焦
  • 媒體東華
  • 校園文化
  • 志愿公益
  • 組織機構

[思政聚焦]高校思政工作如何著眼新征程謀劃新篇章、聚焦新要求落實新任務?

如何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必由之路。

在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中宣部、中組部、教育部黨組召開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努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與此同時,教育部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詳細規(guī)劃了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十大育人”體系,聚焦短板弱項,著力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高校思政工作態(tài)勢不斷向好

“祭奠30萬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讓我們在銘記歷史和緬懷先烈的思考中堅定理想,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學習社”社長李秋實帶領社團成員鄭重宣誓。同日,南京大學學工系統(tǒng)專題研討“如何結合院系專業(y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廣大學工干部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特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具有專業(yè)特色的品牌活動。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一周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高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斷深化,工作措施針對性不斷增強,全社會關心關注高校思政工作的態(tài)勢不斷向好。

教育部科學謀劃、整體推進,扎實推動會議精神落地生根。目前,梳理形成的9大類108項任務清單中,《加強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等文件已相繼印發(fā)。同時啃下教師思政、課程思政、網絡思政“三塊硬骨頭”,組織200名知名專家旁聽思政課3000堂,遴選培訓1000名優(yōu)秀輔導員開展十九大精神全國高校巡講和網絡巡禮,推動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全覆蓋。

各地各高校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旗幟鮮明講政治上當標桿,在強化落實、落地見效上下功夫。理論武裝不斷強化,推進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都制定了貫徹落實思政會精神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課程育人有效突破,各地各高校支持建立了一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各門專業(yè)課程教學更加注重發(fā)揮育人功能,國家統(tǒng)一編寫、統(tǒng)一審查的教材得到廣泛使用;隊伍建設持續(xù)優(yōu)化,各地各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納入人才隊伍建設總規(guī)劃,實現(xiàn)職務(職稱)評審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黨的領導切實加強,教育部直屬高校的黨員校長基本均已兼任校黨委副書記,教師、學生黨支部的基層黨建全面深化。

如今,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機關、進學校、進班級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十九大精神正在成為高校干部師生的思想羅盤和行動指南。

切實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站在新起點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如何著眼新征程謀劃新篇章、聚焦新要求落實新任務?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戰(zhàn)線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最關鍵的就是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深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綜合改革?!苯逃克枷胝喂ぷ魉舅鹃L張東剛表示。

現(xiàn)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也面臨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如,不同區(qū)域、不同類型高校、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專業(yè)之間的不平衡問題,教師思政有待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建有待進一步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還未完全形成等不充分問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我們從體制機制、育人理念、教育方式、隊伍建設、條件保障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設計,系統(tǒng)化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長效機制。

張東剛介紹,針對存在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下一步將著力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tǒng)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堅定不移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自覺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貫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確保十九大精神在高校思政工作領域落地落實。

二是切實解決高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中央關心、學校關注、師生關切的重點問題為突破,補齊與“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不相適應的弱項短板,打好民辦高校黨建和思政工作攻堅戰(zhàn)以及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攻堅戰(zhàn),補短搭臺,建設一批工作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培育一批“高地”,填補一批“洼地”。

三是扎實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推進高校思政工作的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創(chuàng)新,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網上網下協(xié)同育人“立交橋”,著力打造“三全育人共同體”。

四是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全面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政工作質量提升體系。

“十大育人”體系藍圖繪就

“《綱要》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頂層設計,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全面施工到內部精裝修’的施工藍圖?!睆垨|剛介紹,“一體化育人”就是全面統(tǒng)籌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人才培養(yǎng)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實現(xiàn)各項育人工作的協(xié)同協(xié)作、同向同行、互聯(lián)互通;“打通最后一公里”就是著力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區(qū)、斷點,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成長訴求、時代發(fā)展要求、社會進步需求。

引人注目的是,《綱要》詳細規(guī)劃了“十大育人”體系的實施內容、載體、路徑和方法:包括統(tǒng)籌推進課程育人,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梳理各門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扎實推動實踐育人,教育引導師生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實踐能力、樹立家國情懷;深入推進文化育人,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推動網絡育人,建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推動“易班”和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共建,編制《高校師生網絡素養(yǎng)指南》,建立網絡文化成果評價認證體系,引導師生守護好網絡精神家園;大力促進心理育人,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4000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教師,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全面推進資助育人,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積極優(yōu)化組織育人,啟動實施高校黨建工作評估,推選展示一批黨的建設優(yōu)秀工作案例。

那么,如何確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有效實施?

張東剛表示,下一步將建設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心、建設一批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設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以搭建工作平臺。此外,還將完善教師評聘和考核機制,在教學評價、職務(職稱)評聘、評優(yōu)獎勵中,把思想政治表現(xiàn)和育人功能發(fā)揮作為首要指標。

——來源:《人民日報》(2017年12月21日 18版)

發(fā)布者:人民日報 發(fā)布時間:2017-12-21
校方微信訂閱號
校方微博
東華大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