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領導赴貴州遵義調(diào)研并慰問我校研究生
支教團及西部計劃志愿者成員
5月19日至21日,黨委副書記劉淑慧一行赴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匯川區(qū)等地調(diào)研考察,并慰問看望在黔服務的東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以及西部計劃志愿者。旭日工商管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學校團委等學院、部門相關負責人陪同調(diào)研慰問。
前往湄潭,慰問東華大學西部計劃志愿者
湄潭這塊神奇的土地是排雷英雄“時代楷模”杜富國的家鄉(xiāng),也是浙大“西遷精神”之所在,紅九軍團在這里留下了紅色的歌謠、紅色的故事和紅色的精神……19日,劉淑慧一行看望并慰問了我校在湄潭服務的西部計劃志愿者談澄康、王如梅。
(座談會現(xiàn)場)
在與志愿者座談時,劉淑慧與兩位志愿者進行了親切交談,深入了解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并代表學校向志愿者們贈送了全套黨史學習資料和學校文創(chuàng)用品。
交談中,劉淑慧向談澄康、王如梅表達了母校對志愿者的牽掛、期望及祝福。她贊賞兩位西部計劃志愿者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勤于工作的品質和付出,以及為母校贏得的良好聲譽,為他們在一年服務時間中得到的成長和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同時,劉淑慧勉勵青年志愿者們不忘初心使命,充分發(fā)揮學校和湄潭的橋梁紐帶作用,繼承發(fā)揚當?shù)貎?yōu)良的紅色傳統(tǒng),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錘煉過硬品格,實現(xiàn)自身價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為革命老區(qū)奉獻青春力量。
(校領導慰問志愿者)
談澄康、王如梅深情回憶了他們在東華的點點滴滴,講述了自己的志愿服務經(jīng)歷和成長感悟,對母校領導、老師的培養(yǎng)和不遠千里的看望深表感激,更備受鼓舞。他們表示,作為從東華大學走出來的西部計劃志愿者,會始終秉承“崇德博學、礪志尚實”的校訓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tài),把小我融入大我,為建設貴州最美鄉(xiāng)村、幸福和諧湄潭貢獻青春力量。
看望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與遵義市第三十五中學開展幫扶共建
20日,劉淑慧一行深入?yún)R川區(qū)考察慰問了3位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王文娟、劉正好、陳佳軍。
劉淑慧首先前往志愿者宿舍實地查看了他們的住宿生活環(huán)境,了解志愿者的身體、飲食、安全管理等情況。在高坪街道學堂堡社區(qū),劉淑慧了解了社區(qū)志愿活動開展情況,聽取了研支團助力社區(qū)“希望小課堂”、鄉(xiāng)村振興夜校工程等項目開展情況。接著,劉淑慧一行來到遵義市第三十五中,參觀了學校校舍、特色辦學成果展等,了解了中學在教育教學、教師管理、黨團建設、社團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深入社區(qū)走訪)
座談會上,劉淑慧與研支團成員親切交談。從所學專業(yè)到任教學科,從工作目標到未來規(guī)劃,詳細全面了解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劉淑慧對匯川區(qū)區(qū)政府、遵義市第三十五中對3位志愿者的關心、重視及肯定表示感謝,對匯川人民投身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鄉(xiāng)村振興建設所做的努力表示敬佩。她指出,近一年時間,3位同學用激情和事業(yè)心對待支教工作,承擔起了人民教師的責任,同時利用自身學科優(yōu)勢,結合學生需求,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她勉勵研支團成員,要珍惜支教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做好教育幫扶工作,要用心、用情、用自己的所學為服務地做好服務,為匯川教育、國家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貢獻東華力量。
(座談會現(xiàn)場)
王文娟、劉正好、陳佳軍分別講述了支教近一年來的收獲與感受。他們備受鼓舞并一致表示將時刻保持充足的干勁,持續(xù)扎根西部教育事業(yè),在遵義這片沃土上綻放青春之花,做新時代志愿服務的先鋒者。以奮斗之我,學思踐悟,走好青年的新時代“長征路”。
(研支團成員分享支教感悟)
會上,校團委書記沈潔介紹了“明亮少年·經(jīng)緯黔沿·點燃夢想”東華大學學生團支部與遵義市第三十五中學學生團支部幫扶共建的相關方案。為了建立長期有效的幫扶機制,我校將會從線上團課、學生心理健康、助力學涯之路、愛心資助等多維度工作中,搭建起更多學生組織和社團與支教地孩子們的鏈接橋梁。
(《東華大學學生團支部與遵義市第三十五中學學生團支部幫扶共建的相關方案》)
據(jù)了解,此次調(diào)研考察中,我校與婁山關紅軍戰(zhàn)斗遺址陳列館開展了合作共建。設立了東華大學實踐育人基地,以促進雙方利用各自優(yōu)勢發(fā)揮紅色熱土功效,融合鄉(xiāng)村振興,不斷深化紅色資源在黨史教育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