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評指標
  • 創(chuàng)建動態(tài)
  • 文明聚焦
  • 媒體東華
  • 校園文化
  • 志愿公益
  • 組織機構

我?!爸橇χ鷼垺敝驹刚叻贞牜@2019-2020年度
上海市“優(yōu)秀慈善志愿者集體”

6月26日,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喜迎建黨100周年暨優(yōu)秀慈善志愿者代表座談會召開,全市123名優(yōu)秀志愿者、志愿者團體及志愿服務組織者獲表彰。我?!爸橇χ鷼垺敝驹刚叻贞牜@“優(yōu)秀慈善志愿者”稱號。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鐘燕群、榮譽理事長馮國勤等出席座談會。

彭沉雷肯定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建會27年來開展慈善活動所取得的成績,并向榮獲2019-2020年優(yōu)秀慈善志愿者稱號的個人和集體表示了祝賀。他強調,今后的慈善工作、志愿者服務工作要繼續(x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及時發(fā)現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切實地服務好廣大人民群眾;要繼續(xù)堅持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社會風尚,號召和引導更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來,幫助他人,陽光自己。

 (座談會現場)

我?!爸橇χ鷼垺敝驹刚叻贞牫闪⒂?995年。作為上海市“智力助殘”志愿者基地六大分基地之一,服務隊秉承“服務他人、奉獻社會、育己育人”初心,以“攜手殘疾朋友”為主題,在中山、岳陽、永豐、洞涇、廣富林及小昆山六所陽光之家開展“為智障人士奉獻愛心”活動,幫助智障人士提高生活技能;以“智力幫困、教育扶貧”為主題,為殘疾人、貧困家庭義務家教,幫助孩子學習成長,就業(yè)后帶動家庭脫困,實現“潛進式”助殘幫困。積極推進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制度化,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意識。

                               (領取上海市優(yōu)秀慈善志愿集體獎)

26年來,“智力助殘”志愿服務隊共培養(yǎng)志愿者8000余人,服務總時長超過298000小時,足跡遍布松江區(qū)各個街道、社區(qū)。與黨建團建深度融合,建設智力助殘本碩博一體化黨支部,培養(yǎng)入黨積極分子1500余人,向黨組織輸送學生黨員500余人。在建黨百年、建校七十周年之際,服務隊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公益服務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育人載體與方式方法,走進大中小學生課堂,深化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持續(xù)走深走實。緊密圍繞“實踐育人”,著力推進志愿實踐、制度、文化“三位一體”路徑,拓寬“志愿+”模式,進行多維度全方面系統(tǒng)化合作,在校內與黨建、團建、資助育人等工作多方融合,深化教育扶貧,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強化黨員奉獻意識;在校外與街道、社區(qū)深化合作,探索流動服務隊機制,為推動志愿服務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注入新的活力,引領青年“走進社區(qū)、走進鄉(xiāng)村、走進基層”,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發(fā)布者:姜雪梅 發(fā)布時間:2021-06-28
校方微信訂閱號
校方微博
東華大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