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評指標
  • 創(chuàng)建動態(tài)
  • 文明聚焦
  • 媒體東華
  • 校園文化
  • 志愿公益
  • 組織機構

奮勇爭先 | 立足組織力提升 寫好基層團建大文章

近日,從團中央、團市委傳來喜訊,我?;瘜W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應用化學1702團支部獲評2020-2021學年全國高?!盎盍F支部”;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團委、人文學院團委、機械工程學院卓越機械1801團支部獲評2020年度“上海市基層團組織典型選樹”團(工)委選樹、團(總)支部選樹;機械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團員青年的微團課作品分獲上海學校共青團“四史”學習教育微團課大賽一等獎和三等獎。近年來,校團委不斷夯實基層團組織建設,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充分發(fā)揮團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不斷提高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質量,基層團支部建設成果累累。

基層建設聚力攻堅,凸顯組織育人實效

堅持政治引領,強化模式創(chuàng)新,立足能為、善為、可為,做好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應用化學1702團支部,從1600所高校推薦的團支部建設成果和典型經驗展示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2020—2021學年高?!盎盍F支部”。應用化學1702團支部以“百年青年心向黨,所學報國正當時”為品牌,支部書記薛夢凡介紹說:“四年來,支部堅持引領同學聽黨話,跟黨走,堅持青年大學習,以實踐為平臺,抓住專業(yè)特長,鼓勵支部成員圍繞國家戰(zhàn)略需求,以攻克‘卡脖子’技術為己任,助力國家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走進社會,服務社會?!彼哪陙恚Р渴斋@了7項團體榮譽,國家及省部級榮譽30余項,校級榮譽90余項,支部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高達2000小時。

 (應用化學1702團支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

在2020年度“上海市基層團組織典型選樹”評選過程中,人文學院團委、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團委從上海市176家單位中脫穎而出?;瘜W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團委秉持“思想引領共創(chuàng)、凝聚團員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共贏、服務社會共享”的“四位一體”模式,引領青年依托專業(yè)所學,勇擔責任使命。人文學院團委堅持“引領青年聽黨話,凝聚青年跟黨走,服務青年促發(fā)展”的工作理念,開創(chuàng)以黨團主題教育為核心,深化組織育人、實踐育人和文化育人工程的“1+3”工作模式。機械工程學院卓越機械1801團支部從281家單位中成功入選團支部選樹,以“追求卓越展風采,力求精進樹新風”為品牌,引領支部成員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優(yōu)良學風,累計獲得省市級以上獎項30余項。

 (人文學院團委參加上海市基層團組織典型選樹互學互訪)

團員青年知行合一,踐行強國有我誓言

扎實抓好團員青年政治理論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途徑,強化學習實效,引導團員青年以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用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在“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上海青年學生黨史主題教育中,校團委選送的機械工程學院許芳婷同學作品《抗疫精神,飛揚青春》、人文學院鄭越元作品《經緯征程,人文之光》,從全市149件微團課作品中脫穎而出,分獲上海學校共青團“四史”微團課大賽一等獎和三等獎。

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盡其責。《抗疫精神,飛揚青春》微團課分別從中國抗疫階段、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抗疫精神、青年放飛理想四個方面介紹疫情之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同抗疫。黨和政府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在最短時間控制疫情并逐步復工復產,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而《經緯征程,人文之光》微團課主要介紹上海的改革開放史,聚焦外灘改革開放前后的歷史變遷,結合紡織工業(yè)的發(fā)展,著重突出人文精神的體現,分別取景于東華校園的標志性建筑、外灘觀景平臺,創(chuàng)新授課形式,彰顯了東華人在上海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兩個微團課作品以小見大,講好抗疫故事和東華奮進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青年學子喜聞樂見的形式鑄牢青年精神內核,受到校內外一致好評。

 (我校獲獎代表在上海青年學生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座談會上領獎)

學校將繼續(xù)緊扣團的組織力提升工程,廣泛開展“青年大學習”行動,積極打通團干部常態(tài)下沉“入基層”、青年主動“入青馬”,并深入打造基層團組織“細胞單元”活力提升工程,扎實推進“星級團日”“一團一品”等基礎建設,以及升旗儀式、“百名團支書講團課”等儀式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在展現善治效能中體現共青團作為,帶領東華團員青年弘揚城市精神品格、助力提升城市軟實力。

發(fā)布者:楊蓉 發(fā)布時間:2021-07-10
校方微信訂閱號
校方微博
東華大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