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評指標
  • 創(chuàng)建動態(tài)
  • 文明聚焦
  • 媒體東華
  • 校園文化
  • 志愿公益
  • 組織機構

《東華大學報》刊發(fā)評論文章《以奮進之姿定義2020》

大江奔騰,一路向前,時間偉大得無法阻擋,2020,隆隆降臨。

“一年好景君須記”?;赝?019, 總有些難以忘卻的事情,鐫刻于記憶之樹的年輪深處?!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擦亮了擔當使命的初心底色;朱美芳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彬研究員斬獲“國家杰青”,奏響了一闕闕“人才強?!钡娜A彩樂章;張瑞云教授榮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賡續(xù)著科研服務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游燕玲團隊榮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吟唱著莘莘學子一以貫之的耕讀堅守……一年間,我們乘著時間的翅膀拓展夢想的空間,所有的努力最終熔鑄為流光溢彩的美好結局。

告別過去,“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快慰寫意油然而生;展望未來,“天時人事日相催”的緊迫感撲面而來。2020年,既是“十三五”規(guī)劃沖刺收官年,也是“雙一流”建設攻堅克難發(fā)力年。面對高等教育白熱化的激烈競爭態(tài)勢,面對人民對于優(yōu)質教育水漲船高的殷殷期待,我們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亟待落細落小,服務國家戰(zhàn)略能力亟待升級換擋,學科統(tǒng)領發(fā)展水平亟待再上層樓。困難與挑戰(zhàn),是成為我們前行路上的攔路虎,抑或攀登新高的墊腳石,檢驗著東華人踐行教育初心使命的成色。

關山千萬重,山高人為峰。無數(shù)的歷史經(jīng)驗昭示我們:經(jīng)歷風雨,未必見到彩虹;但要見到彩虹必須經(jīng)歷風雨。從錢寶鈞到潘鼎再到陳惠芳,三代東華人70年接續(xù)?!把小碧祭w維,助力中國從“纖維大國”邁向“纖維強國”,其闖關奪隘寫就的“篳路藍縷攻纖維”身邊故事,精彩折射了“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樸素道理?!安晃飞礁呗愤h的跋涉者,山川回饋最奇絕的秀色;不懼風高浪急切的弄潮兒,大?;貓笠宰顗邀惖娜粘?。”迎著困難消痛點、掃障礙、添動力,逆流而上的發(fā)展期,最考驗的是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最呼喚的是拾級而上的進取精神。

一切夢想的花開,都離不開時間的助力。時光慢慢,前行之路充滿無數(shù)可能。這是時間的命題,也是時間的魅力。高等教育發(fā)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疤K州過后無艇搭”,歷史留給我們發(fā)展的窗口期稍縱即逝,等不起慢不得,我們唯有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精神,不浪費一分一秒,在奔跑中奮力逐夢,讓時間離開得“殘酷”,留存著精彩。

“這個世界的一切美好,悉由你造。譬如一燈,灼于暗室;譬如微風,點燃荒野。你若暗淡,世界就會失色;你若溫和堅定,世界便歲月靜好?!泵總€人都是東華不可或缺的主角。愛校興校,就要用“你怎樣,東華便怎樣”的方式成就自我。于干部而言,理應竭誠服務;于教師而言,當需打造“金課”;于學生而言,必當勤勉學習。個人奮發(fā),東華奮進。奮斗的方式不同,但奮斗的指向如一。

無限的過去都是以現(xiàn)在為歸宿,所有的未來都是以現(xiàn)在為淵源。時光荏苒,“考卷”在升級,恒常不變的是我們奮進的姿態(tài)。

奮斗,在此刻、在此地。就這樣,迎向2020!


發(fā)布者:華平 發(fā)布時間:2019-12-31
校方微信訂閱號
校方微博
東華大學報